學阿美族語的猶太人:從美國到台灣,傅可恩的人生旅行

Kiki
15 min readDec 19, 2017

圖片來源: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

傅可恩沒想到的是,他現在反倒成了家族里唯一一個在亞洲的人。

20世紀六十年代,一位猶太裔美國物理學家離開出生長大的紐約,舉家搬到阿富汗,在那裏做了八年的大學教師。這是 Friedman 家族首次踏入亞洲。沒過幾年,物理學家帶著懷孕的妻子去臨近的伊朗旅遊,未料妻子卻半夜陣痛,意外地把孩子生在了伊朗。他們給這個男孩取名 Kerim,一個不管在美國主流社會還是猶太社區都不太典型的名字,有些中亞的味道,為的是紀念他的出生。23年後,這個男孩繞了一大圈,又回到亞洲,最終定居在台灣,現在的名字叫:傅可恩。

台灣花蓮壽豐鄉,是今年已經47歲的傅可恩在亞洲最熟悉的地方。壽豐鄉的東華大學,擁有全台灣第一個專注原住民族研究的原住民民族學院,主要招收原住民學生,傅可恩在此教授語言人類學和視覺人類學。夾在台灣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之間狹長的花東縱谷中,北起花蓮,南至台東,這里也生活著台灣人數最多的原住民族,人口超過20萬的阿美族。

跨越太平洋的遙遠距離來到亞洲,最終讓傅可恩留下來的,正是這個採野菜、捉蝸牛、捕海魚、釀米酒,以母系社會傳統祭儀與古調歌謠而聞名的原住民族。從操著半生不熟的中文開始,傅可恩扛著一部攝影機,在花東縱谷做了數不清的田野調查,生生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學習阿美族語的影像民族誌學者。今年10月,亞洲第一個國際民族誌影展在台北舉行第9屆,5天放映42部紀錄片,關於台灣原住民的佔去一半,策展人正是傅可恩。

他用中英雙語主持映後座談,對台灣原民文化的瞭解令在座華人驚嘆。可就是這麼一個人,在1991年剛到台灣的時候,還驚訝地問朋友:「什麼?原來台灣有原住民的嗎?」

第一站雲南:我當年是個背包客

傅可恩不是沒見過原住民,中國大陸的叫法是少數民族。1990年,他在全美排名前十的哈弗福德學院讀到人類學三年級,決定休學半年,到中國旅行。那個年代,背包客們已經發掘出今天很熱門的中國西行路線,傅可恩走的就是這條路:他從紐約到香港,然後進入廣州,一路走雲南、四川、新疆,再沿著絲綢之路和沿路的背包客拼車,從全世界最高的高速公路走到了巴基斯坦。

他第一次見到少數民族,就是在這趟旅行中。在麗江,他遇到傣族和納西族,在西雙版納,他遇到了白族。那時少數民族的漢語也不好,跟他半斤八兩。「我遇到北京來的人,他們講中文都講得很快。可是那些少數民族都慢慢講,我們的詞匯也都比較簡單,反而比較容易溝通。」

他對中國最早的興趣,和他童年在亞洲的經歷並沒什麼關系。反而是在紐約,他讀聯合國附屬小學,交了兩個最好的朋友,是一對來自中國的雙胞胎。聯合國小學的學生種族國籍非常多元,每個人都必修法語課,到了七年級(相當於初一),還要選修一門第二外語。因為這兩個好朋友,他選修了中文。他還記得那個年代的教科書,教的詞都是「同志」之類的。他努力學了幾年,覺得中文真是有點難,算是沒學會。

--

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