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世平還記得,自己第一次對年紀有了感知,是在27歲那年。那年他去醫院看病,坐著輪候的時候突然想,哎呀,我都快30歲了。轉眼,他已經70歲了,是「生前遺言」(又名「預前叮囑」)攝製組年紀第二大的成員。
這個專為老人拍攝短片的「生前遺言」攝製組共有10個成員,平均年齡超過68歲。這年紀的老人,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出生,彼時二戰剛剛結束,戰後嬰兒潮來臨,啟德還未興建機場,香港人剛剛有了第一個華語電視台「麗的電視」。
那時候他們誰也不認識誰。那些年,66歲的攝製組成員Simon曾在「麗的電視」工作。攝製組的發起人,今年78歲的吳國雄先後做過巴士司機、消防員、服務員、的士司機、可口可樂推銷員。今年66歲的成員KF和65歲的成員Ken那時還在做文職。70歲的梁世平當年還在做生意,65歲的成員Sam還在為人家的婚禮做商業攝影。
幾十年過去,人生馬拉松的上半程跑完,他們成了老來兄弟,組成一支頗為專業的義工攝製組,並提供一項特別服務:為居住在護老院的老人拍攝一段2到3分鐘的短片,讓老人留下遺言。短片會根據老人的意願,在生前,或過身後,經由社工和院舍交給老人的子女。
「我們見過身邊很多人的死亡。我們知道老與死是什麼樣。」
香港是全球最長壽地區,男性平均可活到81.3歲,女性可活到87.3歲。但人們在香港討論老與死,總會提到退休保障和安老院舍的缺乏,醫療資源和照護人手的不足,墓地越來越貴等等困境,仿佛香港人長壽,是因為特別能「捱」。
年輕人討論公共政策,希望帶來改善,然而對於已經老去,正在面對疾病與死亡的老人們來說,他們在人生的最後時刻最渴望什麼?最放不下、最擔心的是什麼?想要帶走什麼,又想要留下什麼?「生前遺言」攝製組做的事,就是讓他們對著鏡頭,把一切一切說出來。
老、病、死亡、親情、家庭、孤獨,是記者與攝製組的六位成員討論的關鍵詞。而作為記錄者的年輕記者與他們的最大不同,也許就像發起人吳國雄說的:「我們見過身邊很多人的死亡。我們知道老與死是什麼樣。」
「生前遺言」攝製組正做拍攝前的準備工作。攝:林振東/端傳媒
用三分鐘交待一生與後事
「你身後有什麼安排?意願如何,想要土葬還是火葬?喪禮想要怎麼搞?有沒有財產分配問題?有什麼話想跟家人講?」
以上這些問題,是幾乎每一位拍攝「生前遺言」短片的老人家,都會被問到的。而短片的長度,通常是兩到三分鐘。身後事,是人之將死時必須面對的問題。解決這些實際操作上的問題,也是這支攝製組拍攝「生前遺言」計劃的最初原因。
2015年,明愛第三齡服務支援網絡攝製組成立,起初只有吳國雄和另外兩名成員,本來是為一些機構記錄社區活動、頒獎典禮等。就在同一年,有護老院的社工對攝製組提出,許多長者離世倉促,不知怎樣處理後事,他們生前又總有許多話想對兒女說,卻因為當面口難開或是兒女少來探望,而來不及說出口。護老院本來想用手機拍影片為長者記錄,後來發現這個義工攝製組,就找上了吳國雄。
吳國雄自1958年從廣州來港,當時身上僅有8元人民幣,本想打工為母親籌措醫藥費,可母親卻在半年後去世,子欲養而親不待。70年代,他靠自己打拼用3000港元買了第一個的…